关键词 |
三体体系认证,天津体系认证,售后服务体系认证,体系认证服务至上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意义:
1、通过认证使企业具有了走向市场的通行证。
2、增进国际贸易,消除技术壁垒,与国际管理惯例接轨,融入一体化国际经济体系。
3、规范内部管理,强调全员参与,增强员工质量意识,提高运行效率和整体业绩。
4、增强质量管理的稳定性,产品质量的一致性,优化质量成本,减少质量损失,提高经济效益。
5、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,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,提高市场占有份额。
6、强调持续改进,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,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
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(原OHSAS18001)
ISO45001认证简介:
ISO45001是国际性安全及卫生管理系统验证标准。是原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(OHSAS18001)的新版本,目的是通过管理减少及防止因意外而导致生命、财产、时间的损失,以及对环境的破坏。
ISO45001为组织提供一套控制风险的管理方法:通过性的调查评估和相关法规要求的符合性鉴定,找出存在于企业的产品、服务、活动、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,针对不可容许的危险源和风险制定适宜的控制计划,执行控制计划,定期检查评估职业健康安全规定与计划,建立包含组织结构、职责、培训、信息沟通、应急准备与响应等要素的管理体系,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。
ISO20001认证特点:
得以获得业界普遍认同的国际证书ISO20000认证;
· 就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诺与业务及供货商达成一致,建立和业务及供货商统一的沟通平台;达到相关利益方均满意的IT服务管理目标;
· 提高IT服务的可用性、可靠性和安全性,为业务用户提供的服务;
·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,提升服务水平,提高业务满意度;
· 提高项目的可提供性并确保如期交付;
· 从总体上提高组织/企业IT投资的报酬率,提升组织/企业的综合竞争力;
· 建立IT部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持续改善机制和内控机制;
· 明晰IT管理成本和组织/企业业务战略和IT战略目标的结合点,完善现有IT服务结构和资源配置,使各项IT资源的运用符合公司业务战略和IT战略目标;
· 通过建立优化、透明的管理流程和权责的定义,监控管理流程、进行绩效评价;降低IT运营的管理成本和风险;
· 易于整合服务管理流程和其它管理系统,如: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等;
· 将现有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整合,规范IT部门服务水平,规范工作流程,降低由人员变动导致的风险;
· 提高IT部门相关员工的素质,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;
· 提升IT部门整体运作及部门间沟通的能力。
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好处:
1. 提升组织形象和可信度,增加市场机会;
2. 运用过程管理模式,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度;
3. 建立起应急准备和相应措施,更好地进行危机应对;
4. 表明对法律法规遵守,减少法律风险支出;
5. 易于与其他体系整合,降低总体运营成本
6. 投标中的固定加分项,或者是客户要求供应商企业通过iso22000认证。
知识产权贯标审核流程
贯标启动:成立企业贯标工作小组,制定企业贯标工作计划,召开企业贯标启动大会,对主要参与部门、人员进行贯标相关培训。
调查诊断:调查企业基本信息、组织架构、相关制度,诊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。
体系构建: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方针、目标,策划企业知识产权职能架构,构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。
手册编写:编写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手册,编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、控制程序、记录表单。
发文宣贯:颁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手册、制度、程序、表单,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宣贯培训,指导各个部门、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。
实施运行:运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填写体系运行记录,定期进行体系运行监测。
内部审核:企业对其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,并对审核中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。
管理评审:企业高管理者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现状、适宜性、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审
ISO22000: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,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,无论其规模、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。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,动物饲料生产厂商,食品生产厂商,批发商和零售商。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,物流供应商,包装材料供应厂商,农业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供应厂商,涉及食品的服务供应商和餐厅
(1) 可以与贸易伙伴进行有组织的、有针对性的沟通;
(2) 在组织内部及食品链中实现资源利用优化;
(3) 改善文献资源管理;
(4) 加强计划性,减少过程后的检验;
(5) 更加有效和动态的进行食品安全风险控制;
(6) 所有的控制措施都将进行风险分析;
(7) 对方案进行系统化管理;
(8) 由于关注终结果,该标准适用范围广泛;
(9) 可以作为决策的有效依据;
(10) 充分提高勤奋度;
(11) 聚焦于对必要的问题的控制;
(12) 通过减少冗余的系统审计而节约资源。
————— 认证资质 —————